认识整时教案1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整时教案,菁选2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认识整时教案1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认识整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4—87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数,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及24时计时法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学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会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认读整时,会拨整时。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与安排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同学们猜谜,然后欣赏米老鼠的钟表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了两大板块来教学:
1、认识钟面
对于钟面学生已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第一步骤是观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并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
创设“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的指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动的?”三个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进一步认识钟面。
第三步骤是梳理总结,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认识钟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认识整时
认读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认、会拨整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学习活动:
(1)初步感知整时
创设“乐乐起床”的生活情景,在“乐乐是什么时间起床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试认整时。
(2)交流认读整时的方法,并学习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从“乐乐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挂钟交流认读7时的方法,并介绍汉字“几时”的表示方法;抽取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并创设“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电子钟的表示方法。
(3)比较发现,总结提升
创设乐乐7时起床后,8时去学英语,3时学二胡,6时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练习认读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3个钟面,在比较中发现共同点,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
(4)拨时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老师拨学生认—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你来说我来拨”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认读整时、拨整时的方法,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律动欣赏,课间小憩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需要设置的,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教材第86页第1题:连一连。进一步巩固钟面与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
2、小明的一天。创设 “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学习,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评一评“小明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并根据“9时小明在学习”“9时小明睡觉了”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同?提出质疑、诱发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渗透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些时间概念。
3、教材第86页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先让学生说说现在是几时,再用彩笔画出1小时后时针的位置。
4、根据时刻画时针、分针。(1)12时。(2)自己喜欢的一个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的练习,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试着做出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款漂亮的手表;(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说板书设计 : 认识整时
整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时 3时 6时
8:00 3:00 6:00
认识整时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设计
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课件演示,教师描述:天亮了,太阳公公早早就起来了……)
2.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嘟嘟。
3.嘟嘟的床头放着什么呀(课件展示闹钟)?
4.今天我们和嘟嘟一起认识钟表(教师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认识钟面
1.做钟面。
a.(课件中闹钟放大,展示出钟面)多漂亮的钟面呀!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
b.请参照屏幕上钟面的样子,四人一组,分组做一个钟面。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看。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个?(让一组同学上讲台制作)
c.(教师出示大钟面)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2.说钟面。
a。四人一组,拿着你们做好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c.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做的钟面最漂亮?举起你们的钟面给老师欣赏一下。
1.认识。
a.嘟嘟的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b.7时了,嘟嘟还在睡懒觉,再睡下去,他会迟到的!快告诉他现在几时了。
c.(课件演示嘟嘟起床上学,上课迟到,学校教学楼上大钟是8时。)
唉!嘟嘟迟到了,他是什么时候到学校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d.(课件演示嘟嘟迟到,老师皱眉)嘟嘟因为睡懒觉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我们可不能学习嘟嘟,我们要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2.巩固。
a.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课件出示10时、6时、2时。)
b.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5时、12时)。
c.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1时、11时)。
d.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e.四人一组,说几时,拨钟。
3.总结。
a.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b.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4.认识电子钟
a.嘟嘟现在改掉了不遵守时间的坏习惯,我们再去嘟嘟家看看,好吗?
b.(课件演示早晨,嘟嘟的房间)看,桌子上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c.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黑板上贴7:00)
d.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e.嘟嘟去哪儿了?(课件演示嘟嘟背着书包上学去)嘟嘟确实改正了缺点,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练习
1.练习一:找朋友。
a.嘟嘟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大家快去瞧瞧吧!(课件演示嘟嘟来到游乐场)
b.我们在游乐场的大草坪上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发钟面头饰,课件演示嘟嘟带着1时的头饰。)
c.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d.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
e.问:“1:00”,你的好朋友呢?
f.同学们真聪明,去海洋馆看表演吧。(课件演示海狮顶球)
2.练习二:老爷爷出难题。
a.这儿是游乐场的聪明屋,也有精彩的表演,可是老爷爷不让嘟嘟进去,他给嘟嘟出了道难题。
b.(课件演示:过一小时是几时)请大家举起小手,用手势告诉老师。
3.老爷爷让我们进去看表演了。(课件演示动物表演:小狗做算术)
总结
1.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今天认识了钟面,知道了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开放题
1.(教师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6)这是几时?少了根针,你能看出是几时吗?
2.(教师在1和2间贴上时针)现在是几时?我们下节课再来和嘟嘟一起认识它。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要求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面与认识整时两大部分。
一、课的结构与教学流程。
二、设计思路。
“认识整时”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因此,我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统一的一个动画形象和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另外,在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早晨起床、睡懒觉、上学迟到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如:让学生动手做钟面,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自觉地去观察和比较,对钟面有了了解。我还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如:合作制作钟面、互相说整时等环节的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我转变了我的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各部分的设计说明。
导入部分:抓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天亮了,太阳公公早早就起来了……”看动画,听故事,创设情境。
2.“小猪嘟嘟还在睡觉,他的桌上放着什么……”引出闹钟。
3.“我们一起来看看嘟嘟的小闹钟”出示钟面。
新授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合作制作钟面,说钟面两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不同,为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和丰富,数学教学要增进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
交流,使学生了解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通过合作制作钟面、说钟面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作出比较,对正确观念的认识会更深刻,对错误观念的纠正会更彻底。因为合作为学生所提供的范围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来自学生自身,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了。
新授二:故事继续发展,学习逐渐深入,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
1.“……嘟嘟的闹钟响了很久,我们看看是几时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引出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2.“长长的分针指向几?短短的时针指向几?”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3.“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共同小结,知识点以儿歌形式出现,易记易懂。
4.“告诉嘟嘟都几时了,他要迟到了”(课件动画演示起床、上学、8时进入校园、迟到、老师批评)“他到校都几时啦?”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的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8时的认识及时巩固了新知。
5.通过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学生说,学生拨钟几个环节巩固新知。
6.“去看看嘟嘟今天迟到了吗?”在情境中学习电子钟。
练习部分:“找朋友”“老爷爷出难题”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
整个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童话故事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1.学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活动氛围。很好地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的一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采用童话故事的情节,以小猪嘟嘟一天的生活为主线,采用情境教学将做钟面、说钟面、学整时、说整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数学活动情境。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
时间和刻度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这节课在情境中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早晨睡懒觉7时起床而迟到,8时到校,老师批评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达到了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
3.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即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起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从实践和交流讨论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这节课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作出比较。在教学中的制作钟面、课后的游戏练习等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合作学习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