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学生是一种身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一大纪念馆观后感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生一大纪念馆观后感4篇
第一篇: 小学生一大纪念馆观后感
雷锋纪念馆观后感
7月12日,伴着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小分队乘坐雷锋号踏上了去往抚顺雷锋纪念馆的旅程。从小学时候起就开始知道雷锋同志的故事,开始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雷锋同志的形象在幼小的心灵里渐渐清晰、渐渐长大。这次的参观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雷锋这个人,雷锋这种精神!
1962年,年仅22岁的雷锋在其服役的连队因公殉职。雷锋是平凡的,但是人们提到雷锋,无不赞其伟大。因为他“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更因为他把好事做得连贯、如一,做得长久、自然。
在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我们有幸来到了位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的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抚顺雷锋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纪念馆主要建筑物的雷锋纪念碑、雷锋事迹陈列馆、雷锋墓和雷锋塑像。馆内藏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和手迹和雷锋遗物、照片等文物400多件,真实生动地向人们再现了雷锋平凡伟大的一生,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雷锋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走进大门就看见雷锋纪念碑,雷锋纪念碑为雷锋纪念馆的主体部分,由雷锋之路、雷锋纪念碑、雷锋事迹陈列馆组成。雷锋之路长70米,是由22枚枫叶红色花岗岩雕刻的五角星和22块黑色花岗岩雕刻的雷锋日记碑组成。 碑正面凹处镌刻着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雄浑、潇洒的大字。碑体下部嵌刻一组以雷锋模范事迹为内容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塑造了雷锋刻苦学习、请战、风雨中送老大娘,和少先队员在一起植树等生动感人的逼真形象。碑体背面上端,刻有“粮食、武器、方向盘”浮雕图案,碑顶正面,用红色花岗岩石雕成的五角星,四周环围着松枝图案的陶砖。碑四角台基上安装四组装饰灯具。碑的整体造型庄重严谨、朴素大方,是陵园内主要纪念建筑物之一。
抚顺雷锋纪念馆展览序厅是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建筑,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造型似一面展开的旗帜。外墙全部由花岗岩石罩面,东南面有300多平方米的半圆型玻璃幕墙。正门上方,“雷锋纪念馆”五个镀金大字是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
走进大门就看见序厅中央,竖立有4.7米高的大型雷锋铸铜头像,由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庞乃轩创作,是我国目前室内最大的头像雕塑之一。 两侧大理石上分别是刻有雷锋日记,以雷锋不同时期的日记为展览线索,收藏了雷锋生前亲友、战友、同事、领导提供的珍贵实物20多件,捐赠、复制、仿制的实物400多件。在这里,我看到了雷锋生前反复学习过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他驾驶过的13号“嘎斯”汽车,他紧握过的冲锋枪,他训练使用过的手榴弹,体现雷锋艰苦奋斗精神的节约箱,当校外辅导员佩戴过的红领巾,为战友和群众理发的工具,随身携带的针线包,装着《毛选》和钢笔、笔记本的黄挎包等等。这些遗物、图片和仿制物在我眼里都是有生命的灵物,每一个物件身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诉说着主人公的艰苦奋斗和乐于助人。看着展厅里内容丰富的图片和实物,一步步感受雷锋的成长及雷锋精神的形成,心灵一次次被“傻子”、“钉子”、“螺丝钉”和艰苦奋斗、勤俭节俭的精神触动和感动。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雷锋在自己的日记中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根钉子,对问题刻苦钻研,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有时候,他又向一根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中,努力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永不“生锈”;
雷锋同志的衣服、袜子、鞋,都破了许多处,但始终没有舍得扔掉,也许有的还是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但他却向政府、灾区捐了不知存了多久的 200 元钱,那时他每月工资仅 6 元!这时的雷锋同志就像一片叶,在烈日下给他人带来一丝阴凉,在风雨中为他人遮风挡雨,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片绿,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雷锋同志的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做不完的!我们应用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多做些好事,有益于人民的事。也许这些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像雷锋同志学习,以一块砖的精神,勤勤恳恳的工作,不计较个人待遇,不计较个人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集体在前,个人在后,他人在前,自己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样生命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雷锋同志在工作中仔细认真,在生活中团结战友,与尽管当时的雷锋在现在人看来已经是部队里的名人了,但他没有丝毫的优越感,与战友相处的十分融洽。他的日记中曾写道: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中才不会被蒸发。而雷锋正是以这种一滴水的精神,带动了整个班的团结。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当看到这句话,我的心中却往往很空白,只有一团熊熊的烈火,照亮了心中那些失落,温暖了心中凄凉,让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力量,给了我无尽的勇气,坚定了我克服困难的信心。我的身边仿佛又一个声音在为我呐喊,使我不断前行,学会本领,在我羽翼丰满的将来,做一个和雷锋同志一样,把自己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会有一群“聪明”的人,说雷锋同志如何如何“傻”,我却不这么认为,雷锋同志有着高尚的质量,自己节约捐给别人,这是多么无畏的舍己为人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身边的这些“聪明”人,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但凡有什么慈善捐款活动都置之不理,自私自利,一点都不为国家集体想想,为社会想想,为人民想想,还到处鼓吹别人同他们同流合污。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纵容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雷锋同志无私的精神,并把他发扬下去。
雷锋爱学习是公认的。他学毛泽东著作,学科学知识,学汽车驾驶理论;他读小说、抄诗歌和写日记。展览馆展出的雷锋日记手迹,让我倍感亲切。日记中的很多名言,我小学时就学过、背诵过,现在依然耳熟能详:“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像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雷锋在学习上的“挤”劲和“钻”劲是出了名的。为了挤时间学习,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挎包,一有空闲就看书。不管在哪儿有多嘈杂,他都能沉下心来。雷锋就是这样一个爱学习、乐助人、不怕苦、挑重任的年轻人。人们喜欢他,他总是做好事不留名;领导干部喜欢他,他年轻肯干是模范;战友们喜欢他,他待人诚恳思想好。
离开雷锋纪念馆陈列馆,来到位于陵园的东北角的雷锋墓。雷锋的棺椁安放在地下一米多深的砖筑椁室里,地上为直径2.5米的葵花状拱顶圆型混凝土墓体。墓主体上部为一整块灰色梯形花岗岩石,重7.5吨,下部为黑色磨光花岗岩基石。墓前有四季花卉花环,斜嵌在黑色的花岗岩方石上。墓后有一座长6米,高2.1米的灰褐色花岗岩石制的卧碑,碑正面凹处刻有“雷锋同志之墓”金色大字。碑的背面黑花岗岩上,刻有介绍雷锋生平410字的行书。墓周围绕着苍翠的松柏,雷锋同志便安息在苍松翠柏绿色丛中。
走出雷锋纪念馆,行驶在雷锋大道上,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高速发达,物欲流飞。雷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雷锋和他的精神仿佛也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言论,人们的心中也出现了一种困惑, “现在还有雷锋吗?”“雷锋精神还有必要与我们同行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之震撼,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何其担忧。因为这不但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漠视,更是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冷漠。
有人说,当今时代已不再需要雷锋了。现在的中国是市场经济,在这个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要是不为自己着想,那他根本就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在很多人看来,挣钱是第一目的,我有钱了,管你下岗、失业,管你饿死、冻死!因此,学雷峰的日渐其少。
我们的时代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没有减弱雷锋精神的光芒,反而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它的运行机制和运作理义同雷锋精神并不相悖。比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是一个必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需要艰苦奋斗携手合作的团队精神;再比如,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循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等原则。道德情操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社会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发挥更突出、更重要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学习雷锋,要有一定的活动方式,但更重要的要抓住实质。”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突出表现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等精神内涵。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完美统一,与当代社会推崇的现代文明高度一致,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特征,真实地展现了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崇高境界,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这是雷锋精神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我们都需要雷锋,都需要雷锋精神,在时代车轮高速运转、人类压力与日聚增的今天,留一些时间给我们需要静化的心灵,细细品味和感受雷锋精神的实质。当别人困难时请伸出援助的双手,传播雷锋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传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面对人生之路的坎坷,勇敢的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传播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传播雷锋克己奉公、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世纪,在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中,更需要倡导雷锋精神,更需要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人民呼唤雷锋精神。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珍视这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让雷锋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更加清晰明亮!引领着人类健康成长,社会稳步发展。
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它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疆域,全世界的人民在不同的国度用不同语言读着他的故事,在不同的岗位怀着同样的真诚学着他的精神。美国人说:“雷锋属于世界。”巴西人说:“雷锋应是精神领袖。”日本人说:“要像雷锋那样生活。”美国专门成立了学习雷锋研究会,泰国政府专门翻印《雷锋》图书发给国民学习,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五位“英雄像”,首位就是雷锋。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有什么理由能让这种伟大崇高、流传世界的精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什么理由不去成为传播和学习雷锋精神的生力军;有什么理由不高挚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与时代共同迈步。
现实生活中,雷锋精神也无处不在:帮助人扶起倒下的自行车,帮别人捡起丢在地上的文具盒,帮别人找寻丢失的东西,帮别人提起沉重的行囊,帮别人拾起地上的垃圾,一件件小事,但是从中也可以体现出雷锋精神。
雷锋只走过了22个年头的人生旅程,却像天空划过的一道流星,留下了耀眼的光辉。他的形象完美无缺,他的精神纯洁无瑕,他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始终不变的精神之星。他的微笑和善举,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具有无穷魅力。他早已不是一个名字,而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的标杆和旗帜。雷锋精神,可以使人淳于心、焕于外,她穿越时空,辉照人间。雷锋已经成为真诚与爱心的化身,成为永远的时代丰碑,成为社会衡量个人行为的道德标准。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加强当代新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时学习中要发扬雷锋同志善于钻研的“钉子”精神,要发扬雷锋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傻子”精神,做一名合格的新青年。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艰苦朴素的精神。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多做好事,把做好事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在新世纪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加需要雷锋精神来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组员:
朱庆彬
张瑞雪
闫晶晶
齐桐
沈思瑶
佘宏宇
林森
张茂虎
叶佳斌
于新丹
孙英轩
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实践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1001
组长:朱庆彬
第二篇: 小学生一大纪念馆观后感
马寅初纪念馆观后感
一个人,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所欲言者难,言人之所不敢言者,更难,在强权和铺天盖地的大批判面前,更不用说了。“碎身粉骨不必怕 ,只留清白在人间”。面对艰难的选择,八十高龄的马寅初先生,为了坚持科学真理,不惜牺牲个人名誉地位,单身匹马,严正立场,深刻地展现了一位学术宗师坚持真理、无畏无惧的学术力量和知识分子不畏强权的崇高气节。
————前言
2016年3月26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马寅初纪念馆,为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怀着敬仰之心来到了马寅初纪念馆。马寅初纪念馆是马寅初的旧居,位于杭州庆春路210号,门外矗立着穿着长衫的马寅初的铜像,其高大身影在阳光格外耀眼,一身正气,坚定的眼神,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这是一座三层中西式砖木结构花园别墅,地方不大,面对着喧嚣的马路,却显得格外清幽与别致。竹“虚心劲节、宁折不屈”,先生生前喜竹,而竹的那种刚正不屈的风骨,也正映衬出了先生的崇高气节,因而三楼阳台上镌刻着“竹屋”二字。
走进纪念馆的正门,映入眼帘的是先生的塑像,他坐在椅子上,从容的看着书,身后则是几个耀眼的文字:“民族瑰宝——马寅初 1882——1982 ”再往里走,一幅幅彩图,照片,娟秀的书法字等,见证着这位伟人的历史,顺着他的生命足迹,我们走进了他的生命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我们对他的了解又上了个层次,马寅初先生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嵊州,1982年5月10日走完了悲壮绚丽的百年人生。
那时的马寅初坚持“一不做官,二不发财”的人生准则,毕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抗战时期,马寅初一身正气,针针见血的演讲使国民党的腐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丑恶无处藏身,他抨击了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的事实,对此,蒋介石恼恨交加,先采取拉拢的办法,派马寅初出国考察、封官、批给外汇,统统遭到严辞拒绝。即使后来马老被抓进了牢房。但他依然没有屈服,出狱后,仍发表文章,批评时政,成为著名的民主斗士。也正是先生这种坚持,执着,文豪郭沫若曾经这样称赞:“你这个马寅初啊,可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爆的响当当的一枚‘铜豌豆’ 。虽然先生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与地位,面对着各种恶势力的压迫,其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敢说敢做,丝毫不动摇。
马老一生辛苦,在《民族瑰宝马寅初》这一书中提到马老童年并不幸福,求学也并不顺利尽管如此,他却毕生都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仅是中国当代的经济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人口理论更是闻名中外,在多学科、众领域皆有建树。
马寅初年轻时曾留学美国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通过以科学方式进行的中西对比,能用更敏锐的目光来审视中国。当时的马寅初以惊人的胆识提出了主张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虽然因此蒙受冤屈与不公正待遇,但事实证明“新人口论”是相当伟大的远见卓识。为表彰他在人口学领域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1993年8月19日,首届“中华人口奖遴选委员会”授予已故的马寅初先生特别荣誉奖。当时的这一发表意义重大,至今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马老不仅是个铁打实的汉子,为了坚持自己的思想,把民族之荣辱当成自己为之奋斗的信念,同时马老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勤俭节约的人,他不会去随随便便的浪费,从他的身上我真真正正的看到了坦荡和真实,他不注重外表不注重物质方面的需求,有记载就谈到马老青年时期学习非常刻苦,生活也很清贫。白天上课,晚上还要挑灯读书。他用不起电灯,油灯用的是相对便宜的菜油做燃料。有一次,一位朋友来他宿舍探望,发现灯光非常昏暗,便为他点上了两根灯芯。马发现后,立刻把其中一根熄灭,歉意地对朋友说:“我点不起两根灯芯,请别见笑!”还有就是1936年马寅初住在杭州时,经常带着他的儿子去澡堂洗澡,因此与澡堂里的服务员混得很熟。服务员见马氏父子夏天穿的背心总是有洞,冬天穿的长袍也很破旧,忍不住疑惑地对马寅初说:“马先生是省府委员、经济学博士,还穿这么破旧的衣服?”马寅初风趣地说:“夏天背心的破洞穿着很凉快。”又说:“衣服的作用在于保暖,新旧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能穿就行,不必讲究!”的确,在现在注重物质和精神追求的现实的社会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抛弃世俗的眼光,抛弃那些虚荣与自私,但是从马老的例子我们要相信那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很难。所以说马老给了我们这些后辈们的不只是他事业上的成就,更多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做人方面的事情。
走上纪念馆的二楼,我们看到马寅初先生用过的一些家具,其中一张高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高凳的说明是这样写的:1968年马寅初右腿行走不便,每天早晨起来后,他就用双手扶着这个高凳,咬紧牙关,在院里非常吃力地挪着步转圈。为了帮助计数,他在上衣口袋里放了50粒蚕豆,每转完一圈,取出一粒放在另一只口袋,直到全部取完,锻炼才告一段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漫长的坎坷的境遇中,马寅初先生仍能寿享遐龄,一方面得益于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也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持之以恒锻炼身体的方法。
在纪念馆中看到得一切都让马老的形象生动地浮现在我们眼前,那是一位乐观旷达的老人,那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那更是一位勇于批判的勇士。因此现在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里,陈列着五千年来,对中华民族历史有着深刻影响的四十位文化名人的铜像,马寅初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纵观马寅初先生的一生,不管在什么朝代,什么时候,先生所关注的是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国计民生。为了国家和民族,他大声疾呼,为了国家和民族,他不畏强权,为了捍卫真理,他“决不向专以力压服而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这就是我们敬仰的马寅初,马老。一个即使身体逝去但情怀、精神永留于世的民族瑰宝,一个用灵魂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璀璨灯塔。
两个小时的参观,我们得益非浅,马寅初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人格力量,坚持真理的不屈意志,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敬仰。纪念馆里陈列了很多马寅初先生的黑白照片及其亲笔书写,字迹清俊有力,让我们不禁联想当时是怎样波涛汹涌的情怀才能书写出这些字字珠玑。默默凝视这些遗物,我们能想象到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怎样的挣扎,才创造出了这位伟人?
参观完后,我还特意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攀谈了一下,更是对先生的人生经历相当佩服。马寅初先生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嵊州,1982年5月10日去世,先生一生坚持真理,严谨治学,才华盖世,品格高洁,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宋庆龄曾称马寅初先生 “是我们中华民族难得的瑰宝”。 作为我国赴美研习经济学并获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坚持“一不做官,二不发财”的人生准则,毕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抗战时期,他抨击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的事实,得罪了蒋介石,被关押监禁数年,但他没有屈服,出狱后,他仍发表文章,批评时政,成为著名的民主斗士。1957年,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马寅初先生以超人的胆识,提出了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新人口论”, 1958年、1959年,先生的“新人口论”遭到了全国规模的大批判,马寅初先生被横加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中国的马尔萨斯”、“反党反社会主义”等帽子和罪名。一个人,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所欲言者难,言人之所不敢言者,更难。何况,在强权和铺天盖地的大批判面前,那就难上加难了。“碎身粉骨不必怕 只留清白在人间”。八十高龄的马寅初先生,为了坚持科学真理,不惜牺牲个人名誉地位,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的严正立场,深刻地展现了一位学术宗师坚持真理、无畏无惧的学术力量和知识分子的崇高气节。
我们走着,深思着,现在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在马寅初先生的故居待了良久,感觉到了浓浓的名人的气息,有些东西在我们心底萌芽,我们应该要行动了,身为当代的大学生,要做党的后补军,要尽己所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我们相信,我们可以!
第三篇: 小学生一大纪念馆观后感
记游邓颖超纪念馆
11月12日在我们班干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广西南宁的邓颖超纪念馆,深切缅怀和回顾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富多彩的人生足迹。
在纪念馆里,我们参观了“序厅”,“南宁女儿”,“求学任教”,“革命征程”,“浓浓乡情”,“建设祖国”,“革命伴侣”,“西花厅岁月”,“走进永远”等展厅。展厅里有中年时期的邓颖超的半身雕像,有她与众多战友的合影,有她留下的重要文件和手笔,也有她生前经常穿的衣物。我们在这些展厅中回顾了邓颖超光辉的一生,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她作为一名革命党人的爱国,勇于奉献的精神。
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日生于南宁。1919年,她和周恩来,马骏等共同组织了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邓颖超从青年时代就开始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从此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职业革命家生涯。
1925年8月8日,邓颖超和周恩来喜结连理,从此结为终身革命伴侣。她为推进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此,她在革命战争时期,都担任了党内重要工作职务,以共产党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党的组织和领导,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邓颖超同志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导人。她历任多届的全国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她坚持“只有求得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的观点,始终把推动妇女解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她号召广大妇女自发图强,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邓颖超同志为增进中国妇女同各国妇女的友谊,推动世界和平运动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全国妇女的尊重。
从邓颖超的手稿和遗嘱中,我们可以发现,她是实践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楷模。她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严守组织纪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拒绝亲属因她和周恩来的关系而接受特殊照顾。她生活简朴,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出了表率。
在对无私奉献的邓颖超通知感到无限敬佩的时,我们同时也感叹邓颖超和周恩来多年来的感情如此深厚。他们既是战友又是伴侣。在他们的革命生涯中,夫妻二人常常分处两地,聚少离多。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慰互勉的鸿雁传书便成了他们之间寄托思念的方式。邓颖超和周恩来几十年来数百封情书中,既有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探索,也有对理想和信念的孜孜追求;既有彼此的关心和叮嘱,也有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反映了这对革命家夫妻优雅美丽,相濡以沫的高贵爱情。建国后,他们在中南海的西花厅生活了许多年。院子里的海棠花见证了他们美丽长久的传奇爱情。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与世长辞,享年88岁。她,离开了她最亲爱的祖国和人民。但她也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中,走进了永恒的时空。邓颖超光辉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教育亿万后人的无价之宝。邓颖超的精神是一种完全的无产阶级精神,是一种艰苦朴素的精神,是一种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伟人虽逝,但其精神长存。
第四篇: 小学生一大纪念馆观后感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在公司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有幸参观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孔繁森的半身塑像。后屏风上刻着江泽民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大厅里还摆放着一块红色的匾,上面写着入党誓词。其实,提到孔繁森大家都不陌生,但直到参观了他的纪念馆后我才真正感到他的精神之伟大和崇高。
孔繁森出生在1944年聊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在国家、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欣然赴藏。大家都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在海拔6000多米的高原上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虽然家有90高龄的老母亲、多病的妻子和孩子,他仍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
1992年,拉萨市墨所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他在地震废墟上领养了两个失去亲人的孤儿,并与他们同吃同住,抚养他们成人。
我清楚得记得他在牺牲前写的一篇日记“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得怎么也睡不着觉,我是在海拨6000多米的地方给你写信。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一事相托,万一我发生不幸,第一,你不要难过;第二,你给地方领导讲不幸的消息,不要给我家乡讲,更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第三,你要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信报平安。第四,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切记,切记!”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睛开始湿润了。
我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了孔繁森的事迹,看着每一幅照片和件件珍贵的实物,一次次被他的精神所震撼。他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奉献之歌。他的作风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他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是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喊一万句口号,不如办一件实事。”话虽朴实,但道出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让人感到灵魂上的洗礼。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同志始终在努力践行最喜欢的这句话。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学习他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时刻以此激励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让自己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