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教学设计(通用5篇)-尊龙官网

时间:2022-05-05 09:20:03 来源:网友投稿

设计,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氧化碳教学设计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5篇

第1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云南图书馆二氧化碳泄漏”这一焦点新闻,深度挖掘科学知识、安全教育、思想教育素材,加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该事件中去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二氧化碳泄漏事件中的一些问题。

为突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这一重点,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思想。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做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成果进行再探究,把教材中的四个验证性实验细化为三个步骤,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了吗?”“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碳酸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等步骤进行探究,适当调整了教材上的操作顺序,加强了现象对比,探究过程和结果更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把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应用在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用品】

教师: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蜡烛,火柴,烧杯,染上石蕊的小纸花(若干),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 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装有稀醋酸、稀盐酸、水的喷壶各一个,澄清的石灰水,雪碧一瓶。

第2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素材,让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好化学必备一种宏观现象比较明显的理论基础,它可以用一些经典实验验证其转化规律,获得感性认识。因此确定知识目标为:

①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②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③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

计能力。  

③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③培养学生学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品质,正确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没有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作基础,缺乏较丰富的感性知识,致使其它化学知识的学习难以进行,因此,本节的重点是: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用途。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实验、展示实物、学生亲身体验、视频等来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会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如下过程:创设情境→出示问题→教师、学生实验→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归纳→学生小结,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计理念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三、 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氧气的学习,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因此联系生活来学习二氧化碳显得很重要。如何记忆和应用,重新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发挥教师“导”的主体功能。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往往想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性质,甚至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解答相关问题,通过自学学案,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知识构建的方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从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通过实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使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身边物质的学习体系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重点、难点、方法,并及时地对学生活动的结果作出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同时从学生活动中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双边活动。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让学生认识其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指导学生通过二个实验来探究,然后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这一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将重点知识的与提高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习题的选择与讲评,遵循大纲,用好课本,侧重双基,通过研究课本习题,挖掘其潜力,改造习题,增强课本习题的辐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触类旁通。具体方案如下:

① 课前预习学案,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②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把二氧化碳和氧气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构建物质知识的学习体系。

③ 通过视频介绍二氧化碳及干冰的用途,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

关系。

④ 应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实施双边互动,提高学习效益。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co2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2、co2的化学性质

(1)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co2能与水反应:co2 h2o=h2co3;

(3)co2能与石灰水反应:co2 ca(oh)2=caco3  h2o;

3、co2对环境的影响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co2;干冰用于人降雨;co2灭火等;

(2)co2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八、教学小结与反思:

用视频导入,能使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在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时,用学生爱喝的汽水入手,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课堂教学注重让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干冰的用途等通过视频展现,避免教师口头讲解的枯燥以及学生阅读课本的无味,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

将死狗洞视频分成两段,开始激趣创疑,结束时再播放死狗洞的原因,两相呼应,使课堂结构更为紧凑。

二氧化碳使紫花变色实验安排给学生动手操作,考虑到时间关系,可能会很匆忙。

第3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

泰宁三中 陈应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素材,让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好化学必备一种宏观现象比较明显的理论基础,它可以用一些经典实验验证其转化规律,获得感性认识。因此确定知识目标为:
①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②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③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

计能力。  
③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③培养学生学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品质,正确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没有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作基础,缺乏较丰富的感性知识,致使其它化学知识的学习难以进行,因此,本节的重点是: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用途。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实验、展示实物、学生亲身体验、视频等来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会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如下过程:创设情境→出示问题→教师、学生实验→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归纳→学生小结,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计理念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三、 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氧气的学习,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因此联系生活来学习二氧化碳显得很重要。如何记忆和应用,重新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发挥教师“导”的主体功能。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往往想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性质,甚至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解答相关问题,通过自学学案,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知识构建的方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从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通过实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使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身边物质的学习体系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重点、难点、方法,并及时地对学生活动的结果作出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同时从学生活动中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双边活动。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让学生认识其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指导学生通过二个实验来探究,然后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这一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将重点知识的与提高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习题的选择与讲评,遵循大纲,用好课本,侧重双基,通过研究课本习题,挖掘其潜力,改造习题,增强课本习题的辐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触类旁通。具体方案如下:

① 课前预习学案,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②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把二氧化碳和氧气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构建物质知识的学习体系。

③ 通过视频介绍二氧化碳及干冰的用途,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

关系。

④ 应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实施双边互动,提高学习效益。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新课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的色、态、味

(2)二氧化碳的密度


(3)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可燃不可助燃

(2)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3、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新知

[创设情景](视频)《意大利死狗洞之迷》人带着狗进入山洞,走着走着,人没事,狗却死了。传说其中有屠狗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激趣设疑]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杀狗?为什么还会杀人?你想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妙的二氧碳。



[提出问题]你见过二氧化碳吗?请说说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实物展示]展示课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


[提出问题]你能用什么实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哪个大?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方案有的可行,有的不好操作,现在来通过老师的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密度

[演示实验]二氧化碳使高低不同两支燃着的蜡烛熄灭


[演示实验]在收集了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水,然后震荡

[提出问题]瓶子为什么会瘪?你能解释吗?

[归纳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归纳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的性质。

[联系实际]你喝过汽水吗?你能解释为什么人喝过汽水后会打嗝?
[播放动画]喝汽水后会打嗝的原因。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还具有什么性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反应?能否用实验来验证?
[演示实验]将软塑料瓶中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滴入石蕊溶液中

[提供信息] 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它的溶液呈紫色,在酸性环境下会显现出红色。

[布置任务]今天老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由你们去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讲解] 师: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板书:h2o co2=h2co3

师:为什么变红色的花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板书:h2co3h2o co2↑

[联系实际]你现在知道汽水中含有什么吗?能解释人喝过之后为什么会打嗝吗?



[演示实验]请一位学生用吸管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讲解板书]
co2 ca(oh)2=caco3↓ h2o



[播放录像] 二氧化碳及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用途。

[巩固知识]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跟它的什么性质有关?



[创设情境]二氧化碳有这么多用途,是不是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

[播放录像] 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危害

[讲解讲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


[提出问题]你现在能解释死狗洞的奥秘吗?

[播放录像]死狗洞屠狗的原因

[组织讨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进入这些场所前应该怎么办?
[归纳小结]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火把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火把燃烧不旺或熄灭,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火把燃烧正常,证明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观看、思考]

 [学生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描述]


[思考、设计实验方案]

[观察,归纳]二氧化碳密度空气大

[观察,归纳]


[观察,分析]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

[学生实验] 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依据现象相互讨论。并说出自已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归纳二氧化碳及干冰的用途。

[思考回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

[讨论发言]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等。

[思考回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

[思考回答]做灯火实验

[归纳发言]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

从真实事例视频入手,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从学生切身感受入手,降低学生畏难情绪。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用化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学习用化学知识解答身边的现象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让学生掌握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使前后知识联系,达到学生新知,巩固旧知的目的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使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及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co2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2、co2的化学性质

(1)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co2能与水反应:co2 h2o=h2co3;

(3)co2能与石灰水反应:co2 ca(oh)2=caco3  h2o;

3、co2对环境的影响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co2;干冰用于人降雨;co2灭火等;

(2)co2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八、教学小结与反思:

第4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co2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饱和水溶液所溶解的co2浓度为0.04mol/ l ,大部分co2 是以结合较弱的水合物分子形式存在,只有一小部分形成碳酸,电离出的h 会降低水的ph 值。co2 溶入水后对部分金属材料有极强的腐蚀性。在相同的ph值下,由于co2 的总酸度比盐酸高,因此它对钢铁的腐蚀比盐酸还严重,其腐蚀速率可达7mm/a 甚至更高。

co2 水溶液能引起钢铁迅速腐蚀,使得管道设备发生早期失效。例如,美国little creek 油田实施co2 驱油试验期间,不到5 个月油管管壁就腐蚀穿孔,腐蚀速率高达12. 7mm/a 。中国华北油田58号井,曾日产原油400t 、天然气105m3 ,油中含水3.1 % ,气中含co242 % ,仅使用18个月,n - 80 钢质油管就腐蚀泄露,造成井喷,被迫停产。co2 溶于水后对管道和设备可形成全面腐蚀,也可形成局部腐蚀,两种腐蚀产生的条件不同。

(1) co2的全面腐蚀:在温度较低时,co2对碳钢的腐蚀主要表现为全面腐蚀,其性质为电化学腐蚀。总的腐蚀反应为:

co2 h2o fe →feco3 h2

(2) co2的局部腐蚀:co2的局部腐蚀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点蚀:点蚀表现为钢材出现凹坑,并且四周光滑。一般说来,点蚀存在一个温度敏感区间,且与co2分压、材料的组成有密切关系。目前,还没有用于预测钢材发生点蚀敏感性的简单规则。

②台地侵蚀:台地侵蚀会出现较大面积的凹台,底部平整,周边垂直凹底。当钢铁表面形成大量碳酸亚铁膜、而膜又不是很致密和稳定时,容易造成上述破坏。

③流动诱使局部腐蚀:流动诱使局部腐蚀形状如凹沟,即平行于物流方向的刀形线槽沟。钢材在传流介质条件下会发生流动诱使局部腐蚀。在这类腐蚀下,往往在被破坏的金属表面形成沉淀物层,但表面很难形成具有保护性的膜。

co2的腐蚀破坏往往是由于局部腐蚀造成的,然而对局部腐蚀的机理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总的说来,在含co2的介质中,腐蚀产物( feco3)、垢(caco3)或其它的生成物膜在钢材表面不同的区域覆盖度不同,这样不同覆盖度的区域之间形成了具有很强自催化特性的腐蚀电偶或闭塞电池。co2的局部腐蚀就是这种腐蚀电偶作用的结果。

(3) co2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介质含水量:无论在气相还是在液相中,co2腐蚀的发生都离不开水对钢材表面的浸湿作用。随着含水量的增大,co2的腐蚀速度增大,在含水率为45 %(质量) 左右,co2的腐蚀速度出现大幅度增加。

②co2分压:co2分压对钢的腐蚀形态有显著的影响。当co2 分压低于0.0483mpa时,易发生co2的均匀腐蚀;当co2分压在0.0483~0.207mpa时,则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小孔腐蚀,腐蚀程度为中度;当co2分压大于0.207mpa 时,会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

③介质温度: 对于铁来说,温度(t)对co2腐蚀的影响可以分为4 个阶段:

t< 40 ℃时,co2与铁的反应产物为feco3,软而无附着力,金属表面光滑,主要发生均匀腐蚀;

60~110 ℃,铁表面可生成具有一定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局部腐蚀较突出;

110 ℃附近,均匀腐蚀速度高,局部腐蚀严重(深孔) ,腐蚀产物为厚而松的feco3粗结晶;

150 ℃以上时,生成细致、紧密、附着力强的fe2co3和fe3o4膜,腐蚀速率较低。

钢种的不同和环境介质参数的差异,对腐蚀温度规律会产生影响,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co2介质中温度对铬含量不同钢种腐蚀速度的影响见图1。

图1  在co2 介质中温度对不同钢腐蚀速度的影响

  图中数字为铬含量:1 - 1 %;2 - 2 %;3 - 3 %;4 - 5 %;5 - 9 %;

6 - 13 %;7 - 17 %;8 - 25 %;9 - 10 %

  从图1 可以看出,当铬含量达到17%以上时,co2对钢材的腐蚀已经非常微弱,温度的影响也不再明显。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变气中所含的co2与水已经构成对管道造成酸性腐蚀的条件;

②中变气流动诱使局部腐蚀,由于冲刷使得碳钢金属表面很难形成具有保护性膜,构成对钢材产生严重腐蚀的条件;

③装置的开停工会使co2的腐蚀速度加快;

④含铬量较高的高合金钢(如0cr18ni9不锈钢)对co2腐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5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姓 名:闫 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巩固新知→综合运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案

课  题  二氧化碳

授课人  闫怡

学  校 长安区兴国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和与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课堂讨论法 讲授法

仪器、药品  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石灰水、火柴、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试管架、吸管、试管夹、酒精灯、毛玻璃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一、创设情景,故事引入
    多媒体展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点飘忽不定,不一会儿狗就晕倒了。可是当他蹲下看个究竟时,他自己马上也感到呼吸困难了。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这屠狗妖就是……
    师: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谁吗?
  二、提出问题
    师:为什么火把的燃烧有点飘忽不定,不一会儿狗就晕倒了?为什么当他蹲下看个究竟时,他自己马上也感到呼吸困难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课——二氧化碳  

板书:二氧化碳


    观看

 

 

 


    生:二氧化碳

    通过生动的化学故事将学生引入奥妙无穷的化学世界。

  三、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

师: 咱们前面学习过物质的物理性质,它都包括那些内容呢?

板书:物理性质

师:这里有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谁能从色、味、态三方面描述一下?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1

师:大家看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2

师:平时所喝的碳酸饮料打开瓶盖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3

师:前面学习了氧气,它有三态的转变,今天所学的二氧化碳也有三态的转变.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4

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化学性质

试验1:阶梯蜡烛实验

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事例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吗?

实验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和稀盐酸中,作对比试验

h2o co2=h2co3

h2co3h2o co2↑

实验3: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co2 ca(oh)2=caco3↓ h2o

讨论: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实验4:灯火试验(联系实际)

师: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面我们通过下面的ppt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师: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也有负面影响。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危害。

师:经过我们的探究学习,大家对二氧化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相互合作完成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总结。同桌同学可相互交流。

四、巩固新知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还有哪些困惑?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板书(见下页)

五、综合运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co2 h2o=h2co3

h2co3=h2o co2↑

co2 ca(oh)2=caco3↓ h2o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相互讨论,并由学生们举手作答。

学生观察并讨论,推选一名学生总结

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台试验

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台试验

学生积极分组相互讨论并总结出自己的说法,推选代表说明

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并讨论

观看并思考。

学生积极思考并相互交流

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总结,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学会合作交流并学会总结。

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学会总结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推荐访问: 通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