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是汉语词汇,读音为lüè yǒu,是拥有的意思,出自《左传·昭公七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看待殖民侵略有功论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怎样看待殖民侵略有功论3篇
第1篇: 怎样看待殖民侵略有功论
论后殖民理论
” 【内容提要】本文在西方理论从近代、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演变和西方当代最新理论流派——多元文化理论、第三世界理论、全球化理论、文化研究的互动中考察了后殖民理论的源流,认为后殖民理论的核心思想为逻辑相连的三点,即揭示”学”后面的”主义”实质、指出”知识”后面的”权力”性质、提出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结合后殖民理论的讨论史讨论后殖民理论自身逻辑必然要引发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西方思想的二重性、什么是非西方文化的”真实”、怎样定义非西方文化的自我、它者话语还是自我话语。
后殖民主义兴起于西方,很快蔓延到全球,华人文化圈和中国大陆学界已有加入这一全球交响曲的数年历史。后殖民主义提出的理论问题,最为国人感兴趣的,大概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关世界整体格局的理论,它仿佛是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络为物质基础,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中产生的一场文化-思想阵痛,同时又好像为产生更辩证地思考全球文化格局所需要的新思维模式提供了一个契机;二是西方与各非西方文化的关系,它关系到各非西方文化对自身进入现代性以来历史的重识与言说。本文首先梳理后殖民主义的来龙去脉,着重指出它提出的重要命题和在全球思想演进中的关联,然后对后殖民主义话语已经和还将对非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源流与关联
在后殖民主义狂潮已经沸沸扬扬了十多个春秋的1991年,学者们在纽约的学术会议上,对应该如何定义后殖民主义仍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至今,对后殖民理论,无论是定义还是评价,都远不是一个业已了结的公案。鉴于后殖民理论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对后殖民理论源流的考察,应从更宽广的视野,多角度地进行。
2.词汇关联域。后殖民主义的主词”殖民”,自然而然地使不少后殖民主义论者从伴随着资本主义扩张的全球化的殖民主义来理出一条后殖民主义自身的发展逻辑。从这一角度看,有两段论(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和三段论(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之分。两段论背后是西方一以贯之的学术话语,是主流。三段论渗入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路,是少数。但三段论讲得更清楚,因此我用三段论的结构来叙述两段论的思想。三段论主要是一种用词汇史编织起来的西方殖民者与非西方被殖民者的关系史。殖民主义盛行于从西方的全球扩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时期,这时,西方对殖民地国家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全面占领和控制。新
殖民主义流行于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对前殖民地国家与西方关系的描述,即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西方用经济和文化方式继续对前殖民地国家进行统治。后殖民主义话语是冷战快结束的80年代开始从西方发端兴盛而流向全球的时髦话语。它对从殖民时期以来直至今天西方对殖民地影响和控制的合理性进行了本体论上的质疑。然而,在分类学和方法论上,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都是政治话语,而后殖民主义则是一种学术话语,它提出的问题切中了思想和文化的关键之处。可以说,后殖民主义理论是用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以来,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按两段论,后殖民包括新殖民)时期的演化。后殖民话语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分析结果,像一座突发的火山,对西方传统观念和信念进行了彻底颠覆!
3.思潮互动。在此起彼伏、流动斑斓、五色眩目的西方学术流派中,后殖民主义与不少流派有多种多样的关联和迭交。后殖民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赛义德(edward
4.学派主干。后殖民理论的关涉重心是全球现代化以来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因此它崛起和形成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第一世界中的学术思考,二是如罗伯特·扬格(rovert young)指出,第三世界里反殖民主义的写作,范农(franz fanon)为其公认的代表。尽管后殖民理论有悠长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但在80年代才兴盛,因为靠了赛义德1978年发表的《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才有了自成一派的思想方法。然后从1978~1985年,通过美国、英国、印度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和著作,后殖民理论在西方学界从边缘进入中心。因此,一般讲后殖民理论,都从赛义德的这本经典著作开始。在这一意义上说,是第一世界中的学术思考,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使全球的后殖民理论从背景进入前景。与当代西方任何学派不同的是,后殖民的理论大家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西方学院里的名教授,又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后裔。赛义德,巴勒斯坦裔;斯皮娃,印度裔;巴巴(homi bhabha),印度裔;霍尔(stuart hall),牙买加裔……这种双重身份而带来的双重关怀使后殖民理论显出一种特殊性,它既是西方思想传统的逻辑性继续,又跨出了单纯的西方思想演进,从而为全球性思考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发点。
二、核心内容
后殖民理论,根据英语世界的两种后殖民理论文选,阿希克罗特(bill ashcroft )等三人编的《后殖民研究文选》(postcolonialstudies,a reader,1995)和芒吉尔(padmini mongia )编的《当代后殖民理论文选》(contemporary postcolonialtheory,a reader,1996),除了前面提到的赛义德、斯皮娃、巴巴、范农、霍尔、扬格……还可以列出一长串作者名单,就是把这个名单再缩小到赛义德和斯皮娃这两位后殖民理论超级明星,两人的十多本著作也仍有非常庞杂的内容。这里直接从后殖民理论的三个核心问题来理解其要点、精神和意义。为了论述和理解方便,用”东方”一词来泛指一切非西方地区和民族,这也是赛义德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的精神。
1.东方知识:学,还是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全球扩张,西方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间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全球化实践活动,不断地认识着一个非西方的东方。西方外交官、军人、科学家、新闻记者、旅游者、考察队、冒险家……各色人等的亲身经历、见闻、感受、思考、言说、写作,构成了西方文化中的关于东方的话语。再加上政治家、学者、思想家的逻辑思考和理论建构,形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学,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论性认识,也是对事物本质的科学性表述。然而,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基础,以西方的科学为标准,以西方思维为运思方式来进行总结的。因此,后殖民理论家认为,西方的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及
“编造”,在这套话中所呈现的东方,只是他们眼中心中所认为的东方,而并不是、也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东方。更进一步说,西方对东方的言说和书写,在认识东方的同时也遮蔽和歪曲了东方。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东方学虽然以一种”学”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其实并不是”学”,而是一种”主义”。这里,后现代解释学关于理解的新说,对后殖民理论的命题为什么”东方学”必然和只能变成”东方主义”,提供了理论背景支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
2.东方主义:知识,还是权力?西方人没有真正认识东方,不可能认识真正的东方,这还只是从认识论角度考虑问题。对后殖民理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东方主义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权力的问题。西方人关于东方的东方学(主义),并不是要去达到一个关于什么是东方的带有真理性的知识成果,而是要通过一种关于东方的言说、书写、知识,以真理的形式去定义一种有利于西方的西方与非西方的全球性关系。东
方主义的核心是西方的权力。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的扩张有理、侵略有理、殖民有理。这里,正像赛义德所说,后殖民主义运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关于知识/权力的理论法宝。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从知识蜕变为权力是西方人的主观追求还是客观结果,而在于知识本身就是与权力连在一起的。把什么东西认定为知识,以什么作为检验知识/非知识/反知识的标准,背后都包含着文化的理想和权力运作。西方在认识东方,形成东方学的同时,就把西方包含价值观、运思方式和检验标准于其中的学科形式扩展到东方。东方主义不是东方的一部分,而是西方的一部分,它是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知识论证明,从而它是一种——3.文化帝国主义。西方向全球进行经济、军事、政治扩张的一个基本信念就是西方文化不仅是西方文化,而且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从而西方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全人类的标准。它给全人类带去的是现代化福音。作为西方文化一部分的东方学(主义),就是以西方文化作为普遍性标准,去看待、分析、定义东方,发现它在各个方面、各种指标上低于西方(即全人类)标准。东方学(主义),因为本质上是西学,它为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提供了科学和道义的支持;因为在形式上是东方学,它为西方人如何去”提高”东方提供了理论指南;它集东、西方于一体,从而主导了全球(包括东方人在内)关于”东方如何”、”东方应如何”的理论结构、学术研究和日常话语。
后殖民理论从学到主义、从知识到权力到文化帝国主义,对西方现代性以来的主流话语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然而却受到了西学界的普遍欢迎,主要在于它以严密的逻辑揭示出了一个事实:东方学(主义)给了他们一个关于东方的故事,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东方!对于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求真传统的西方文化来说,truth(真实、真理)最重要。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东方?这是后殖民理论向全球扩散的核心能量之所在。
它不但在西方文化,而且在各非西方文化引发出各式各样的理论问题。后殖民理论的三位理论大家的三本经典的名著:《orientalism》(1978)(赛义德)、《in other worlds》(1987)(斯皮娃)、《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巴巴),正好以一语言游戏的方式闪闪烁烁地透出这一旨趣:东方学(orientalism )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学术话语,而是为西方全球霸权服务的权力话语,是东方主义(orientalism)。它是西方人”创造出来”的非西方世界,这是一个”它者的世界”(other world),而真正的非西方世界则处于另一世界(other world)。非西方文化自身的位置(location )被如是地定位(location)之后,其文化的本土性(the location ofculture)何在呢?
三、争论焦点
后殖民理论的全球影响主要包含西方与非西方两方面,在西方,就是如何真实地去认识非西方世界,更清楚地说,如何在知识与权力这一矛盾统一的动态系统中去认识非西方的真谛。由于后殖民理论本是西方思想逻辑的发展结果,它带来的思想反思和思维跃进既显震憾又属正常。在非西方,它带来的是各非西方文化对自身进入统一世界史以来的现代化历程的反思,由于后殖民理论强调非西方文化自我的被遮蔽,被西方按西方的方式所书写,为西方它者的话语所主宰,它激起的理论震憾和实践浪花是多样复杂的。为了对后殖民理论在非西方文化已经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简明扼要的理解,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西方话语的二重性。这涉及世界史的演进主线。用最简单的话讲,世界史分为三大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轴心时代,此前是大致相同的原始社会,此后形成各主要文化:希腊、印度、中国、玛雅……这些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分别演进。然后,现代型社会在西方兴” 起、向全球扩张,产生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统一世界史。从分散的(前现代)世界史到统一的(现代社会)世界史是一个已成的事实。这里不讨论现代性对人类是好是坏的价值评判问题,也不讨论各非西方文化如果没有西方的全球扩张能否产生现代性理想和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哲学问题,而以一个业已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史的今天,各文化都有着走向现代化的理想和实践。由于世界是被西方文化”带进”
统一的世界史和现代社会的,因此,西方文化包含着绞缠在一起的二重性:西方性(特殊)和人类性(一般)。从而被后殖民理论视为”文化帝国主义”的西方它者话语,同样有着这种二重性。介绍后殖民理论时,提出被它忽略了的这种辩证的二重性,探讨这种二重性的复杂内容,是使后殖民理论提出的尖锐问题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一条好路。
2.什么是非西方文化的”真实”。这里实质是各非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自从非西方文化走进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性历程之后,询问文化的”真实”,问的是按照自身规律运转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真实”,非西方文化走向现代化,必然要用现代的眼光来重释传统。由于在西方传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性,在根本上完全不同于非西方传统文化,因而,现代重释不可避免地造成对传统文化真实的遮蔽。这种遮蔽的后面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对这种遮蔽的探讨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术问题,又对新一轮全球化的世界文化重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后殖民理论提出”遮蔽真实”命
题引起全球(包括西方自身)关注的原因之一。面对后殖民理论的讨论领域,重要的是要清楚:被遮蔽的真实,是未与西方(现代)文化冲突之前的传统文化的真实。明乎此,就可以进入一个核心理论问题——3.怎样定义非西方文化的自我。按照后殖民理论,非西方文化必然要被切割成两段:一是现代性以前的分散世界史中自足的传统的自我;二是进入统一世界史后,被西方它者话语主宰的迷失了传统本真性的混杂体。这里涉及的基本理论是,文化的自我本质,究竟是不变的呢,还是可变的?按自我不变立论,传统自我才是本质,才算自我,而进入现代性的自我,是自我的迷失,是受它者控制的自我,一句话,是非我。按自我可变立论,传统的自我是自我,进入现代性的自我,是自我的变化,自我的发展,尽管这一自我在统一世界史的新境遇下被迫或主动地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的很多很多新质。必须承认,虽然后殖民理论属于自我不变论,但由此立论而来的非西方自我与西方它者关系的理论,有着比简单的”不变”、”可变”更为深刻的内容。自我不变和自我可变的学理之争当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在这种学理之争后面的非西方文化进入统一世界现代性过程中的各种活生生的现实境遇,特别是”传统自我”与”现代自我”的断裂问题。关注这种断裂,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后殖民理论的另一重大题域——
4.它者话语还是自我话语。非西方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被西方文化的外力带动的。历史事实是:西方文化强势,非西方文化弱势;西方文化率先进入现代化,并主导了统一世界史的演进,西方是现代文化,非西方是非现代文化,这决定了非西方文化进入世界史的最初(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师法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方面,被西方的它者话语所主宰。然而,非西方能够被西方”带动”,从本质上说,是由于自身的现代化愿望,因此,在它者话语下面,包含着非西方文化的自我话语。如果把现代性看作统一世界史中全人类的共同要求,就得承认非西方文化的现代自我。因此,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看,非西方国家的现代自我操演着一种它者的话语,从历史发展的共同本质看,这种它者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话语。就非西方文化从传统向现代演进来看,它是非西方的现代自我在全球化进程中偶然而又必然地呈现出来的包含了传统与现代、非西方与西方复杂关系的多种张力的互动话语。它者话语、自我话语、互动话语,同一种东西,分看为三,合观为一。三个角度,三种观点,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理由,都能看到和揭示其他视点所不能看到和揭示出的独特的东西。
后殖民理论以一种尖锐的形式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刺激了并还将继续刺激着全球的理论思考。
【参考文献】
york:arnold,1996
2frederich culture and new global :the johns hopskin university press,1994
4edward york:random house,
5edward and york:alfred ,
6gayatri chakravorty other world:essays incultural york:chapman and hall, post-colonial critic:interviews,strategies,dialogues.( ed) york:routledge,1990
第2篇: 怎样看待殖民侵略有功论
怎样看待减肥
看看电视上充斥的瘦身机构广告,由此可知现代人有多矛盾,既想要享受美食,又希望保有苗条的身段,实在是两难啊!其实,想要拥有一副标准又健康的好身材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控制清淡的饮食加上规律的运动,身体自然就会瘦下来,健康是一辈子的事,可是半点也疏忽不得的
有些喜爱“吃到饱”的人,总怕花了钱吃不够本的拼命塞东西下肚,甚少考虑自己的胃肠是否受的了,平日又缺乏运动,长久下来,身体越来越向“横”的发展,衣服越买越大号,除了外型的改变,肥胖对於健康也造成一大威胁。
减肥的方法
减肥食谱(!)
大清早:喝杯暖水清肠胃
一早起床,在吃个丰富早餐前先喝一大杯暖开水,有助推动肠脏蠕动,令你产生便意,帮大肠来一次大扫除,肚腩当然不再骄傲。这招喝水 keepfit法有不少明星都效法,瘦身成功指数极高!
午饭时段:餐前饮水减食量
尝试每餐前尽量饮一杯清水,一来可以填饱咕噜咕噜响的五脏庙,降低饮食分量;二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加速新陈代谢。怕被人发现你以饮水减肥而尴尬的话,可以一边吃饭一边喝水,分散人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拖慢进食速度,令饱意更快出现。
下午茶时段:闻花水戒零食
一到teatime,食欲又发作,拿出随身零食,薯片、曲奇、汽水等都是致肥美食,一个下午茶的热量高过一顿午餐啊!自问自制力不够的姐妹们,不妨在办公座位周围喷点花香喷雾,闻着可以抑制食欲。
晚餐时段:喝水瘦身一个月减10斤
只喝水的节食瘦身法是不健康的,正确的饮水瘦身法是借摄取蛋白质和蔬菜,以降低对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取量,而且还要慢慢咀嚼。啤酒和烈性酒都有可能提高体内的可的松,一种将脂肪转移至腹部的荷尔蒙。喝酒时,还倾向于食用更多的食物。
减肥食谱(2)
no.1
1.早餐一颗水煮蛋,一杯牛奶,半个苹果或一些马铃薯 火腿 沙拉酱
2.中餐一碗饭 菜
3.晚餐於七点吃,与中餐差不多,但只吃七到八分饱即可,而过了九点后就不可再吃任何东西,但水果除外
4.可於睡前喝杯果汁(可以挤柠檬原汁 水 二颗酸梅)(味道佳,切记不加糖)
5.配合适度运动
no.2(优酪乳减肥瘦身食疗法)
1.起床后...两杯水
2.早餐...蔬菜汁200cc
3.中餐...优酪乳500克
4.晚餐...蔬菜汁200cc
5.就寝前...1-2杯水
另外还有叁种方式:
(1)午餐正常餐
早餐蔬菜汁200cc;午餐正常适量;晚餐优酪乳500克
(2)晚餐采正常餐
早餐蔬菜汁200cc;午餐优酪乳500克;晚餐适量
(3)早晚餐优酪乳
早餐优酪乳200克,蔬菜汁200cc;午餐正常适量;晚餐优酪乳300克,蔬菜料理(没油份的)
☆通常实施3-7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no.3(苹果餐)
1.早餐:一瓶牛奶(或不加糖咖啡)+一颗白煮蛋(或茶叶蛋)
2.苹果:从中午12:00开始,每2小时吃一颗苹果直至晚上8:00一共五颗,吃完就不再进食
☆苹果餐吃一天就够了
no.4
1.早:烤全麦吐司一片,水煮蛋一颗,脱脂牛奶一杯,茶一杯(健怡可乐亦可)
2.中:脱脂牛奶一杯,水煮鲔鱼(等量的鸡胸肉亦可)水煮青菜,水果一颗(芭乐或者苹果、蕃茄),茶一杯(健怡可乐亦可)
3.晚:晚餐的菜单自己调配,但禁止食用淀粉类和肉类
☆通常实施5天可瘦六公斤,但每天至少要喝水2500-3000cc☆
no.5(蜂蜜减肥法)
1.第一天:只喝蜂蜜(可泡茶喝)
2.第二叁天:正常饮食(但不能大吃大喝)
3.第四天:只喝蜂蜜
4.第五六天:正常饮食
☆通常一星期下来可瘦3-4公斤,如果真的受不了断食则可以用每天选一餐只喝蜂蜜
no.6(中药饮帖减肥法)
1.决明子2两,炒山楂3钱,陈皮2钱,甘草2片。
2.以六碗水煮开后,再转小火煮叁分钟,马上倒出来,以免药汁被药渣吸光。
3.每天服一帖,如有腹泻情形,可以隔日服用。
☆服用此剂时,需少吃甜食,油炸食物及淀粉/睡前四小时禁食/等到降至理想体重后,只要合煎决明子和大麦茶,即能维持不发胖。
塑身按摩法
1.最好在每天洗完澡后
2.手弓成杯状拍打全身,或是想塑身的地方
3.大腿只需拍打内侧
4.拍打腹部时要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就是胃已经消化完了之后,才不会有伤害)
注意事项
减肥,其实不难,只要注意:
1.绝对不吃宵夜,少吃零食
2.叁餐都要吃(八分饱即可),但是不要吃的过饱,并注意吃饭时多咀嚼,细嚼慢可以避免吃下过量的食物
3.少吃油炸食品或是甜食,这些都有着极高的热量
4.减重期间不得剧烈运动(散步、保龄球可)
5.米、麦、面粉等淀粉类食物虽不可缺,但应尽量减少 .
6.食物之烹调,减少用油 .32153
7.请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若身体负荷不了,请勿逞强,「瘦的健康」才是我们的理想
第3篇: 怎样看待殖民侵略有功论
如何看待外国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初步分析
两个方面,四个角度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两分法 两点论
破坏性
军事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南京,南京》背景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
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东京审判》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日军入侵并占领南京是事先预谋的。2:在日军占领后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在30万人以上
总结: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野蛮本性。
政治控制: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
慈禧太后:在对外交往中,慈禧也唯列强之命是从,唯恐应之不及。在中法战争中,中方取得镇南关大捷,慈禧太后故伎重使,导致战争的结果变成中方虽胜而实败
袁世凯:为了在称帝的问题上得到日本的支持,他不惜拿亡国的“二十一条”做交换的条件。
总结: 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经济掠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中英 广州和约 六百七十万银元 2. 中英 南京条约 二千一百万银元 3中英 北京条约一千叁百万两 4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5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2. 强取豪夺:圆明园
总结: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文化渗透: 1日军刻意安排军官向沿途儿童散发糖果,作出“亲善”之态
2日本士兵教中国小学生学习日语
总结:其目的是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深入分析:如何权衡 利与蔽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是这样吗?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他们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吗? 当然不是,这些是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他们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所以 我们在承认这些建设性的同时,决不能因有这些客观效果而替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还记得上个星期六 就是九一八事变 的纪念日,同学们,国耻不容忘却,历史不容忘却!你能看到多远的历史 ,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