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浪漫主义根源读后感(完整),供大家参考。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 公管 20150115 魏炜明
《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确是很难消化。首先,书中举例的哲学家、美术家等人的名字,我感到十分的陌生;再加上译者在翻译后记中提到了,本书是众多来自柏林的脱稿演讲,导致在语言上具有文学化、激情化的特点,读的时候往往抓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我不喜欢阅读外国文献的原因,迫于英文水平而读中文译本,接西方地气的文字总是让我难以集中精力。但是一本西方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也必然有它独特的一点,在我大概读完这本书后,我隐约能够理解到作者想到表达给我们的意思。我便想着我们查阅史料和分析历史去探寻浪漫主义的根源对我们如今到底有什么指导意义,关于这点我会慢慢说来。
我们有必要梳清本书的框架。
《根源》首先提出了究竟怎么去定义浪漫主义,然后告诉我们启蒙运动自身所存在的裂缝和浪漫主义的先声,介绍了对浪漫主义贡献颇大的几位哲学家,引出了浪漫主义盛大时候的状况,最后讲述了浪漫主义在当代的影响。它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从浪漫主义的产生到浪漫主义在现代的表现,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到他们的继承人,细细讲述了浪漫主义的前世今生。正如时代周刊所说,阅读它,是一次令人兴奋不已的思想挑战,我认为也是一次与十八世纪众多璀璨星辰的思想对话。这些先贤们激烈发表对理性、意志、自由和选择的态度,让我感到自身思想极大的局限性,正是阅读了他们关于这些理性的看法,也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正如作者开篇所说,他给读者的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不是传统的归纳概括,而是用其他的方法来传达他所思考的浪漫主义的含义。他提出“主导模式”的观点,认为不仅是思想史,就连其他有关意识、观念、行为、道德、政治、美学方面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导模式的历史。他指出,希腊哲学或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学是被一种几何或数学模式所支配,圣经文化和犹太文化中的宗教信念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生活。也正是这些主导文明发展的模式下的原则,例如十八世纪的物理、化学,也是开启启蒙运动的科学基础,欧洲处于理性原则的照耀之下。导致大革命的爆发的是普遍理性、秩序和公正的原则,那么浪漫主义的
发生又是什么引起的。作者给我的答案是欧洲意识领域的剧变,这种剧变足以使他们不再相信世上存在着普适性的真理,不再相信人类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除弊匡邪,不再相信智识之人可以运用他们的理性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作者随后便摘取了几个出自曾经就定义这个题目展开过论述的最杰出的作者之手。我认为,这些大家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的讨论无非就是激情、美丽且有趣的,当然也存在各种批驳,这个定义也是各有各的说法,难以统一。如同洛夫乔伊一样,我在读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的这一部分时也产生了绝望之感。因此,作者指出,唯有使用耐心的历史方法,通过回顾十八世纪初期,逐一思考当时的情形,逐一思考哪些因素颠覆了十八世纪,哪些因素的结合和融合导致了十八世纪后期的变化,引起了西方意识的最伟大的变革。
因此,率先理解启蒙运动的定义就尤为重要。理性主义传统的三个命题,一是问题一定有答案,二是答案是可知的,三是答案是兼容的。启蒙主义重新认为答案无法通过神意、传统和教条获得,只能通过正确运用理性获得。启蒙运动的理想就是如果正确运用理性可以在物理学领域建立秩序,那么也可以在伦理学、政治学、美学领域以及其他混乱的人类思想领域建立秩序。理性原则的运用可以证明多数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相同,相同的原因如何导致相同的结果。启蒙主义企图建立一个规律和方法使得人们可以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相信世上存在着某些客观的、始终如一的、永恒不灭的、固定不变的实体,不同地方的人都能为之愉悦的愉悦形式。
但来自启蒙运动内部的孟德斯鸠却认为,不同地方的人并不是一个样,他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大体上属于一般的相对主义,也势必和启蒙主义相抵触。休谟的观点做出了更大的突破,他举例说明信念不具有推论的确定性,也不能用到实存之物,例如桌子。我认为,这个观点明显地削弱了启蒙主义的基础性理念。虽然孟德斯鸠和休谟都对启蒙主义理念之墙撞出了凹痕,但是并没有彻底地否定理性原则,真正意义上的反启蒙运动思潮,源自那些德国人。
十、七八世纪的德国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建立起权利集中的民族国家,德国的文化也饱受着外国战争的侵扰,这一切使得德国感到伤痛和屈辱。正是这种屈辱使得虔敬运动的开展并渗透德国上下。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真正源头。德国虔敬派的取向引发了一种强烈的内倾生活方式,对财富、罪过的强烈憎恨。同时期
法国所有的激进派和左倾人士大都来自上层的事实激怒和羞辱了德国人,引发了对从法国开始的启蒙运动的强烈不满。哈曼的出现启动了浪漫主义进程,启动了整个反叛启蒙主义理念。
当然,过度的理性主义压抑了人们的情感,理性主义打击了传统宗教,,一股反科学、兴人欲的思潮接踵而至。这里就不得不提真正的浪漫主义之父的赫尔德和康德。赫尔德有三个观点对浪漫主义做出了贡献。表白主义的观点、归属的观点和真理是不兼容的观点。他认为正常的人都能也必须表白自己的本性,艺术也是表白的一种,词语是人表白的介质。关于归属,他强调每种文化的价值都隐藏在特定文化的理想之中,理想都有各自的坚实的根基。理想也是不兼容的,这条便直接冲击了启蒙主义中真理是兼容的这个论题。赫尔德的观点显然对于开启人们的人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鼓励了人们敞开心扉去表达自己的本性,并且他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没有对错之分,都是可以接受的和兼容的。
康德说他痛恨浪漫主义,憎恨一切幻想但是还是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的父执之一,我认为显得有一些讽刺。同属于虔敬派的康德,有一种对于人的内心生活和道德生活深切的关注。我对康德的道德观十分的欣赏。他强烈地反对任何一种支配人的形式,只有那些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的人才能成为人。拒绝同情也拒绝慷慨,因为人与人是品等的,施舍的人对于被施舍的人来说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宁愿被虐待也不愿意被同情,颇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意味。康德的自然观指出,自然是人的敌人或是中性材料铸造出来的食物,当人处于最自由的状态时,处于登峰造极之时,就能统治自然。
作为继承者的席勒我也不过多阐述,大多传承了康德的思想并做了改进。但费希勒的知识论的确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指出知识只是工具,对于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想象性的自我来说,知识只是自然服务于有效生活和行动的工具,这种观点颇具实用主义。我最有感触的是他说,人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行动,人必须坚持不懈地生成和创造才能臻于完美,一个不再创造的人,一个只是单纯接受生活和自然所赐的人,其实已经死了。这一点我不免想到了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每天过着机械般的生活,有课上课,没课玩耍,作业敷衍,不求进取,我仿佛觉得他们就像死了一般没有任何追求,只是单纯地混日子。
在奔放的浪漫主义这一章,作者提到了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论述。三个
重要的因素从美学、道德和政治方面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他们依次是:费希勒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以及歌德的著名小说《威廉•迈斯特》。费希勒的知识论所表达的“我愿故我在”的强调自我的观点随后主导了浪漫主义的想象。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和拿破仑战争引起了德国人受伤的民族情感的爆发,滋养了浪漫主义思潮,最终成为对于民族意志的肯定。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则是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天才通过自由行使高贵不羁的意志而使自己成为天才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不走常规的艺术手法,把思绪从各种限制、束缚和囚禁我们的传统分类中解放出来。
最后一部分作者指出了浪漫主义对后世的持续的影响。世界是一个永远挺身向前、永远自我创造的过程,不存在一个你必须适应的模式,试图规划一系列标准、规律和公式,是一种自我放任,最终也是自杀性的愚蠢。这也可能就是浪漫主义的核心,不约束于固定模式,向往一个无限不能达到的理想,用有限的方法来表达无限的艺术,它正是意志和无意识的结合。浪漫主义在当代的延续是存在主义。
我们需要思考,浪漫主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无疑,它给予了我们艺术自由的观念,对人类事务做出一个统一性回答很可能是毁灭性的。那我们去追溯浪漫主义的根源的理由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在开头就已经提到了。我想,浪漫主义之所以存在发生必然有它的理由,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理性原则大行其道,人们高举理性的气质来抨击旧制度和旧宗教,具有一种激进主义的特点,过分的理性也给当时的一部分人带来的困扰,一种情感上的压抑。人们妄图建立的共通的原则是否真的是通往幸福世界的捷径,正是一部分人的思索,这种思索也渐渐引起了人们对理性主义的反思。所以,我认为浪漫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修正,是那个时代必然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强调的阴和阳的关系。浪漫主义的根源,也就是来源于过分的理性,没有过分的理性主义也不会有浪漫主义来调和。
推荐访问: 读后感